都說無聊才讀書。

回香港一段日子了。

既然「要麽旅行,要麽讀書,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」,那就看書吧。

看了村上春樹十年前的舊作《黑夜之後》,當中有個故事是這樣的:

「年輕的三兄弟出海打魚,遇上風暴,在海上漂流了很長時間,漂到沒人住的海島岸邊 …… 那天夜裡,神人出現在三人的夢裡,說道:在前方不遠的海岸上,你們會發現三塊圓形巨石,隨便你們把巨石推去哪裡。巨石停住的地方就是你們分別生存的場所,地方越高看到的世界越遠。至於到底去哪裡,是你們的自由。

神人說的不錯,三兄弟在海岸上發現三塊大石頭,並按神人的吩咐滾動石頭。石頭非常大非常重,滾動都很吃力,往路上推就更辛苦了。最小的弟弟最先開口道:『兩位哥哥,我就在這兒了。這兒離海邊近,又能捕到魚,完全過得下去,不跑那麼遠看世界也沒關係。』

年長的兩人繼續前進。但來到山腰時,老二開口了:『哥,我就在這兒了。這兒到處有水果,生活完全沒問題,不跑那麼遠看世界也不礙事。』

老大繼續在坡路上爬。路很快變得又窄又陡,但他不灰心。一來他性格頑強,二來想儘可能往遠一些看世界。他拼出渾身力氣繼續往上推石頭。一連幾個月幾乎不吃不喝,終於把那石頭推上了高山頂端。他在那裡停下眺望世界。此刻,他可以比任何人都遠地縱覽世界。那裡既是他居住的場所。寸草不生,飛鳥不過。說起水分,只能舔食冰霜;說起食物,只能嚼食苔蘚。但他不後悔,因為可以將世界盡收眼底」。

看的時候,還以為能捱到最後,就會有什麼世外桃源在等你,但村上春樹不寫童話,能捱到最後,就只是能捱到最後而已。

能生存已經是勝利了,誰還保證過你可以吃好住好?

不過,其實我想說的是,原來曾經我也有這三條路可走。

如果我選擇做老三,留在原地,一畢業後無間斷的工作,由那年頭捱到現在,工作上或者我都應該可以升到一個普通中層,亦應該有樓在手了(那些年我們不需要父幹,只要腳踏實地工作來儲首期,買樓不是夢!)。雖然快不快樂我不知道,但沒有不良嗜好的我,生活應該會過得相當不錯。

又或者像老二,走過了一段路,在澳洲、歐洲工作旅行和讀書,吃喝過,玩樂過,再要申請其他簽證,甚至入籍做公民也有辦法。這些國家的最低工資和福利,不會令人大富大貴,但三餐一宿,生活安穩的過下去絕對不是問題。

但選擇長時間旅行卻像老大一樣,沿途有時艱辛有時落泊,雖未至於每天風餐露宿,但也試過身無分文,沒錢吃東西;亦為了生活做過很多在香港不會做的、討厭的工作:像廚房打雜、洗廁所、油漆剷牆等等。但推了這麼久的石頭,能捱得到上山頂又如何?那裡還不是「寸草不生,飛鳥不過。說起水分,只能舔食冰霜;說起食物,只能嚼食苔蘚」。就像旅行過後,找不到工作也平常,因為你的CV有太多太長的空窗期。沒有像大部分人一樣無間工作而去了旅行的你,在僱主眼中就是廢青、就是虛渡光陰。再豐富的經歷,再艱辛的磨練,也不會為你加分,你還是要拿最低的工資由低做起,從頭來過。

從來無論想要得到什麼,都是要付出代價的。

不過雖然如此,我還是想繼續推石頭,想繼續再上高一點,再看遠一點。也不為什麼,就只是好奇,只是想看看這世界而已。或者有一天,我也可以將世界盡收眼底。

所以書看完了,認真地工作三個月了,草草地儲了些糧餉了,又是時候出發了。

不過暫時不是南美。